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篡唐 > 第卅七章 又闻弥勒声(求推荐收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卅七章 又闻弥勒声(求推荐收藏)

  篡唐

时仁寿四年三月末。


历史上,隋文帝在这一年驾崩,史书中留下了隋炀帝杨广银母弑父的传说。不过从目前来看,隋文帝依旧深信太子,也颇为倚重太子,并没有传出父子不和的谣言。


郑言庆还记得,就是在今年,隋炀帝将重修洛阳,并确立了洛阳东都地位。


隋文帝崩,杨广即位,也是隋朝的转折点。


言庆也开始思索,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他如今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住,又有什么力量,去改变隋朝的命运?再者说了,郑言庆的身世至今还是个谜,他不知道,自家和杨隋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与其投靠杨隋,还不如和李唐拉近关系。


以前,他是个家奴,没有资格和身为八大柱国之一的李氏家族拉上关系。


但是现在……


虽然身份地位依旧悬殊,可他已经有了去结交李氏家族的基础。郑家貌似和李家有姻亲关系,在荥阳归宗时,言庆隐约听说到,李渊长子李建成和郑译之子郑元寿(王旁寿)的长女郑丽媛有婚约。李建成今年已十七岁(真实年龄十五岁),而郑丽媛业已十六,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也就是说,这两人的婚期已不遥远。


必须要在李建成婚期到来之前,成就足够的名气,才能引起李渊的注意?


当郑世安正在考虑着如何做个富家翁的时候,郑言庆的目光,已开始投注于未来。


抵达洛阳,按照规矩,郑仁基应该出面召见。


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郑仁基并没有出来和郑世安祖孙打招呼,只派了郑为善出面。


“大公子身体有恙,无法离榻,所以命我来迎接两位。”


郑为善向郑世安解释。


其实郑世安也知道,什么郑仁基有恙在身,都是借口。之前闹出那么大的动静,郑仁基可说是颜面尽失。若不是郑大士补救得当,郑家恐怕就要被湮没在口水之中。


如今,郑世安祖孙抬籍归宗,郑仁基那大公子哥的面子,怕是不太好看。


本来郑世安祖孙回来了,理应先去和郑仁基照面。毕竟这里面还有一个分发田地的事情,不和郑仁基照面,未免说不过去。但郑仁基把事情都推给了郑为善,根本不让郑世安祖孙到老宅去,所以更谈不上为他祖孙接风洗尘,摆酒设宴了。


郑世安连忙说:“有劳为善,以后我祖孙在洛阳,还要请你多多照拂。”


郑为善笑道:“老叔你这话从何说起?


且不说您是长辈,就以言庆小弟如今的声名,曰后怕是要请两位多多照应我才是。”


说完,他取来两个盒子,摆在车上。


“这是……”


郑世安好奇的打开盒子,定睛一看却吓了一跳。


盒子里铺着石灰,摆放着两个惨白的人头。郑言庆旁边探头看了一眼,这盒子里的人头,正是崔道林崔生父子。对于洛阳郑府的善后事宜,郑大士并没有露出口风。


但言庆知道,郑大士既然要拉拢他祖孙,肯定会就这件事,给出一个交代。


只是没有想到,郑家竟然把崔家父子都给杀了!


这可是一份大礼,不管郑世安之前心里是否怨恨,看着这两颗人头,怒气自然消散。


崔道林父子的人头,也让言庆暗自庆幸。


如果不是他已小有名气,又有纥豆陵窦威出面,使得郑大士不敢轻举妄动的话,他祖孙如今只怕早就身首异处。家奴,终究是主人家的附庸,财货。在这年月,虽说家奴可以拥有户籍,但地位并无太大改变,如同一只蚂蚁,随时都会被碾死。


自己以后,也要更小心才是……


“老叔,事情已经查清楚了,是这两个奴才挑动是非,偷走了大公子的宝贝,还妄图嫁祸于你们。大公子和夫人也是受人蒙蔽,冤枉了你们。前些曰子,崔家的司朝谒者崔君肃崔大人路过洛阳时,还专门把夫人叫去,狠狠的责怪了一番呢。”


司朝谒者,类似于后世外交官的职务。


而崔君肃是清河崔氏郑州房的代表人物,自崔君绰因隐太子之事受牵连,崔家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崔君肃出面,也代表着郑州崔氏出面。很显然,崔家也注意到了郑言庆的存在。


郑世安连声道:“这又何必,这又何必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