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三十二章 昨天河东,今天河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三十二章 昨天河东,今天河西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正文卷第七百三十二章昨天河东,今天河西杨廷和坐不住了。


他急忙出内阁值房,去兵部衙门找彭泽问询具体事宜。


此时兵部已乱成了一锅粥。


西北战事发生的中心地带,居然不在九边重镇,而在内三关的居庸关?鞑人这么会挑地方吗?


为什么唐寅镇守内三关,战事就发生了?


只因为先前唐寅派兵进行过一次诱敌深入?


彭泽将最新战报告知杨廷和。


杨廷和一脸羞恼之色:


彭泽支支吾吾:


杨廷和一把抓起面前一份战报,上面清楚列明了唐寅出兵的情况。


彭泽急忙提醒一句。


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了,唐寅先前败是,为的是让各处鞑鞋人马集结后列阵于居庸关前,为大明兵马接下来的夜袭和反攻做准备。


至于为什么要把鞑人聚拢到一块儿再反击……这对于大明一众官员,诸如兵部大佬而言……是个迷。


难道分而化之,不是最好的破敌策略?怎么要把敌人聚拢到一起才打?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还是在居庸关前,就算你进可攻退可守,但你要是退的话,可能连关城都不保了,你这是什么战术?


彭泽又说出个让杨廷和很无语的情报。


好家伙,火药还能这么用的?大明神机营几时有这么大的神通了?不玩火炮和火铳,改用丢火药包方式?


突然兵部右侍郎李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东西,见到杨廷和在,愣了一下,随即把那东西呈递给杨廷和:「中堂,此乃令郎在居庸关的上陈……您看看。「


杨慎仍在居庸关。


战事发生后,杨慎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怕以唐寅为首的明军奏报会不尽不详,他尽管对敌情不太了解,但杨慎选择了将自己所闻所见,一并上报给兵部,以此作为参考。


杨廷和看完后,脸都绿了。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传言的话,杨慎在居庸关内,所见不会是虚言,再说了杨慎也没必要,杨慎说这一战应该是取胜了,只是要防备鞑靶人反扑,但鞑鞋最多三四千人马,首级丢了六七百,俘虏三四百,加上一些别的战损,那就过半了,鞑人还怎么反扑?


士气此消彼长的情况下,鞑人若只是以劫掠为目的,那必定是仓皇奔逃,有多远逃多远。


没来由的,杨廷和突然非常期盼鞑鞋人能,最好杀假回马枪,给唐寅一个重挫,唐寅最后龟缩回居庸关,这样杨廷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怎么这种期盼,在以往看来,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现在看来好像是一种天方夜谭般的奢求?


杨廷和突然人有些站不稳,摇摇晃晃。


彭泽和李昆赶紧扶住他。


杨廷和受打击太大,这次的事,对大明来说是好事,但对杨廷和来说……就跟阴沟里翻船差不多。


谁能猜到鞑人居然这么不堪一击?连一个从


未上过战场的唐寅,都能把鞑人杀到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杨廷和想说什么,却发现气火攻心,连话都说不利索。


彭泽道:


杨廷和瞪了彭泽一眼。


这意思是唐寅负责冲锋陷阵,等其取胜后,让宣大总督陈九畴来接收胜利果实?怪不得你彭某人不如王琼……这话你都能说出口?还跑来问我!?你真把我杨某人也当成那种卑鄙无耻小人了?


李昆则道:


其实李昆还是很明智的。


他看出来了,现在大明军队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后,为震慑来犯的鞑人马,应该让唐寅顺势去宣府镇,最好让唐寅来当这个宣大总督。


……毕竟这场大捷,只是斩获了一小股而已,真正要命的是在宣府镇北边,诸如张家口等地,积极攻打关城的鞑主力。


若是唐寅去了,鞑人一看煞神来了,又见失去里应外合的机会,还不赶紧鸣金收兵?


但这也不是杨廷和所能接受的结果。


大明京师各处衙门,就在一点点挤牙缝般等消息的过程中,把这一天时间给渡过了。


第二天早朝。


皇帝一反前两日的消极态度,早早去了奉天殿,而当天……杨廷和却告了病假,没有上朝。


此时一直都是隔岸观火的孙交,最是轻松自在。


前几天又是闹腾唐寅出兵,又言唐寅战败损兵折将要将其撤换,到最后居然让唐寅打赢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