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极品小郡王 > 第五百七十章 开诚布公(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七十章 开诚布公(下)

  极品小郡王

萧旃放下手中的信,脸色也有些沉,原本她对惠王一派的人本就没有太多好感。除了惠王在谢汝默谋反时候及时拨乱反正护驾有功之外,其实她还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叔太不正经,没有大将之风。却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平日里为她所轻视的皇叔,居然在关键时候却也还急着她,却也是整个齐朝唯一记得她的那个。


“惠王派人送信来,在下虽然不方便看,但有些事,既然是惠王相托,那在下怎么也要给几分薄面。”韩健神色很自然说了一句。


“东王有心了。”萧旃无奈说了一句。


现在她自己的处境已经很微妙,在整个南朝,她已经可以说是失势。何太后不认她这个女儿也是她“咎由自取”非要在选择阵营的时候跟朱同敬靠在一边,谢汝默从开始就是乱臣贼子,跟她没什么共同语言。便是她曾经最信任的朱同敬,现在却也是与她背离。


萧旃心中突然觉得有些累,上来这一股情绪,便好像是一种激流一样,涌动着便也再也无法从脑海中磨削去。


韩健见萧旃情绪有些恍惚,便也大概知道这几天萧旃情绪也不太好,起身道:“在下这就要出宫,便不打搅公主休息。”


“嗯。”萧旃下意识应了一声,却在韩健走了之后才反应过来,本她还想问韩健一些什么事,比如这封信的来历渠道,再或者这件事跟司马藉有什么关系。现在韩健走了,她也只能暂时将疑问放在心中。


韩健出了门,直接出宫却并未回东王府。


他在天亮之前出宫还有一层目的。便是去查看一下南朝刺客的事。


北方军事,他暂时都交给苏廷夏和林詹,不管苏廷夏在前面怎么闹腾,只要有林詹镇守后方,他还是很放心。最差的结果是苏廷夏大败而归。灰头土脸从北方回来也好,还是战死沙场,只要林恪能守住最后一条心,那北川的兵马便不能过黄河。


现在朝廷的事,甚至是南朝人自己内斗的事,反而是他更关心一些的。因为政权的更替大多数时候并非在战场上。而是朝堂,这道理韩健很清楚。越是把战事看的太重,越容易忽略一些细节,过分关心战事也会令战事起变化。他也知道自己是那种控制欲很强的人,要是他一再对苏廷夏施压。反倒令北方战事形势急转直下。


韩健想着事情,人已经到了武安所。


在武安所内,却也没几个值班的官员,不过都是精神抖擞一看便不是来混事的。说及原因便不得不说之前张行被罢免军职的事,之后韩健对武安所衙门的人员架构做了调整,对于缺勤的问题着重强调,要是再有人玩忽职守,可能面临的是砍头的大罪。这么把规定弄死。也就没人敢再知法犯法跑出去花天酒地。


“少公子,这些情报都是今晚刚传回来的,已经送去东王府一份。不过没见到您人,所以都封存在这里。请少公子查阅。”


值班官员将前线战报送到韩健手上,韩健却也没仔细瞧。前线再大的事,也终究是苏廷夏进兵或者是退兵的问题,要说苏廷夏一夜之间会全军覆没,他也不会相信。因为现在北川尚未集结出兵马。形势对苏廷夏乃至是东王府都是很有利的。


“把廷尉府的人去叫过来。”韩健说了一句,补充道。“找人去就行。”


“是,少公子。”


本来值班官员听了韩健的话。也担心韩健让他自己去,从这里到廷尉府终究也有些远。一来一回很容易把事情办的不好,影响到仕途问题。现在找别人去,他也就稍微放下些心。


这年头,当官的首先想的不是办事效率或者是成功率,而是先如何推搪。


韩健在武安所坐下来,精神还不错,毕竟他是刚睡醒,而且这几天他本就不是特别忙,休息的还算足。一等便是小半个时辰,廷尉府的人才过来,将之前韩健派他们去捉拿南朝刺客余党的事汇报上来。


总结来说,事情办砸了。


“可能来廷尉府是没有存在必要了,抓几个人而已,这点事情都办不好,日后如何为陛下效力?”


韩健怒从心起,本来一些刺客的主要成员,都已经由军所的人去捉拿了回来,反倒令一些在城内城外接应的同党逃窜,这会令消息很快走漏,也就会令南朝人起疑心。本来南朝人来刺杀萧旃的事,主要就是由谢汝默和朱同敬二人所主使,这件事,何太后基本是不知情的。虽然何太后疏远了萧旃这个女儿,但终究还没有生杀心,而何太后也缺乏一种能撑起大场面的能力。之前有朱同敬帮她,才勉强能与谢汝默抗衡,现在何太后少了朱同敬在身边,靠的还是朱同敬。整个南朝的局势,是建立在一种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朱同敬势力跟谢汝默势力基本是对峙而均衡,谢汝默在人马上可能更精锐一些,不过因为金陵还有萧翎和萧桐的势力,使得这种平衡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现在谢汝默和朱同敬像是暗中达成共识,就是要先灭萧氏,要先从最软的柿子下手,这个人便选在萧旃身上。


萧旃终究是女儿身,虽然在朝堂上不可能像男子一样出来呼风唤雨,可还有一些号召力,之前朱同敬对萧旃也算恭敬,不过朱同敬也有野心,不可能永远屈居人下。现在要自己翻身当主人,就要先杀了萧旃。当然这只是韩健的看法,不过他也觉得八九不离十。对于朱同敬这个人,韩健从来便不怀好感。


廷尉府的人在听到韩健的教训之后,显得很仓皇。毕竟在杨瑞回到洛阳之后,廷尉府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恢复,因为洛阳在之前很长时间内都属于军统时期。整个城内都处于戒严状况下,负责城防以及治安的也都是军士而不是衙差。现在廷尉府刚恢复职责,便出了这事,虽然廷尉府的人觉得是东王有意在为难他们,可也知道。事情做不好终究是要有人出来担责的,可能还会影响到廷尉府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犯人可有看管好?”韩健本来好像很生气,但过了一会,他气仿佛是消了,语气稍显平淡问了一句。


“回殿下,人都是由几位将军在看着。我等……不该上前过问。”廷尉府的人马上汇报。


韩健点头,这次他不再等这些人效率低下的过去传话,他选择自己过去廷尉府看看。


韩健出了武安所,上马带着侍卫到了廷尉府。这时候廷尉府仍旧灯火通明,一晚上廷尉府都是如此。之前也接连抓了几批人回来,其中也包括了昨夜参加了外交宴会,之后回到驿馆的那些南朝随行官员。因为从各方情报中汇总出来,南朝随萧旃来的这些随行官员,就有不少是跟刺客有勾连的。对于韩健来说,要把这事情坐实了,首先要找到人证,这些人也是他打开突破口的好机会。管他确切是否有关系。


韩健到廷尉府的时候,时间已经快到黎明。里面的人开始有些困顿的时候,听到东王亲临的消息。一个个也都赶紧打起精神出来迎接。


韩健进到廷尉府内,也没说什么废话。虽然他这次回到洛阳还是第一次到廷尉府来,不过这里他也算是很熟悉,之前在这里也干了不少“坏事”。韩健心想,做坏事那也不怕多一件。


“把犯人带上来。”韩健刚到正堂门口,还没等廷尉府的官员和之前派驻过来的将领上前打招呼。韩健便直接喝一声,显得有些着急。


因为韩健来的很心急火燎。一上来又是这么一句,以至于在场之人也不敢拘泥于礼法。都让开让韩健进到正堂中,再是赶紧派人去通传,将当晚捉拿到的刺客一一带过来,供韩健来审问。


韩健坐下来,身边立着的,一个个都也是洛阳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与朝廷那些已经被架空了权力的大臣不同,廷尉府的人,就算是失势,但因为手底下有人,本身还负责洛阳城断案和巘狱的不少事,也算是很有实权的。洛阳百姓提及衙门,不会去想朝廷怎么样,都是会直接想到廷尉府,毕竟廷尉府才是负责京城治安的衙门,本身与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这也是韩健在选择捉拿刺客以及关押刺客时候跳不开廷尉府的原因,只有把人拿到这里来,一切才会显得合乎情理,否则别人只会当这是一次军事事件,而会把事情往两国外交政治的层面上去联系。


人很快被押送过来。人不少,都是这几天随着南朝的商队来到洛阳,本来洛阳跟南朝之间便还保持着通商,这也是之前朱同敬和谈带来的两国通商的友好关系,到现如今洛阳城什么都缺,以至于南朝的商贾大面积涌进魏朝,也给了一些心存歹心的人浑水摸鱼的机会。


“几位上官,为何抓我们?我们可都是本份商人,怎么跟你们就说不明白?让你们管事的出来说话!”


人刚被押送进来,便有人开始嚷嚷。说的好像他是天王老子,谁都制服不了他一样。


这是也南朝人心理因素所造成。


而今魏朝正处于内乱中,南朝商贾之间平日里也会说及这件事,都觉得南朝这时候不来攻打北方,已经是给了北朝人面子,现在北朝人见了南朝人就应该低声下气。一有了这种想法,南朝人来北朝做生意也会显得很霸道,随便提价那都是轻的,一些南朝特有的商品,到而今洛阳早就断了货。南朝人囤积居奇者甚多,以至于魏朝本地的商人在开市之后,才没几天都快到倒闭的边缘。


经济混乱,也是而今洛阳周边地区的一种现状。韩健这次借着捉拿刺客的事,也有要整顿洛阳周边经济的意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