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官途沉浮 > 第0378章 化险为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378章 化险为夷??

  官途沉浮

任志谦打扮得体,外貌同样不俗。脑袋虽有点大,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下一张四方口,五官分配的恰当好处。据了解,任志谦在出任驻京办主任之前,不过是城关镇的一名副镇长。吴江凯上任不久,省里的领导下来检查党建,城关镇有一个村是观摩点,任志谦恰好是包村干部。领导们到了该村后,任志谦见到大官并不怯场,而是大大方方,沉着冷静介绍起了该村的党建情况,省领导一听颇感兴趣,不由得多问了几句。虽然领导所提到的问题事前并没有准备,可任志谦滔滔不绝,对答如流,让领导们十分满意。也就是那次,任志谦给吴江凯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说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让任志谦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吴江凯突然找他谈话,征得他的同意下,就把他调到驻京办当了副主任。不到半年时间,原驻京办主任被调整至卫生局当了局长,任志谦顺理成章地接任了主任的位子。


驻京办是干嘛的?又有何作用?谈起这一话题要追溯到唐宋年间。驻京办全称叫驻京办事处,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雏形,当时叫“进奏院”,不过只有省一级才有设立这一驻京机构的资格。唐代中期,地方节度使权力相当大,独揽财权、军权,皇帝也忌惮三分。皇权受到了威胁,自然把目光盯向了“进奏院”,以牵制节度使的权力。到了唐代后期,进奏院权力大的吓人,位及宰相,甚至可以肆意杀戮京官,足以让人闻风丧胆。


进奏院到了宋代达到鼎盛,具有传达“邸报”,开具“文牒”等功能,到元代废止,但并没有彻底取消,到了明清时期,以“同乡会”和“会馆”的形式出现,赋予了更多功能,沟通家乡与京师之间的联系,接待来京出差的地方官员及进京赶考的家乡学子,维护家乡人民在京的合法权益等。会馆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近代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与会馆有关,比较著名的有“湖广会馆”、“山陕会馆”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交通与通讯不发达,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密切联系,第一个驻京办——内蒙古驻京办应运诞生。此后十年前,相继增设了省一级驻京办,到文革时期全部撤销,改革开放后,驻京办又重新焕发,尤其是80年代后期,数量极具增长,又迎来了繁荣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省、市、县、甚至乡镇村以及企业大大小小驻京办高达一万多处。


驻京办,顾名思义就是地方在京城的办事处,主要职能是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向国家部门的争资跑项活动以及当地官员来访的公务接待。按道理说,只有经过国家审批的才能设立,但一些地方为了方便地方与中央的联系,纷纷跑到京城驻营扎寨,有钱的地方买一块地皮,建一个高档酒店,方便为领导到京有落脚处。没钱的地方就租,要不租民房,要不干脆把经营不善的酒店租下来,经过装修翻新后,专门为领导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驻京办事机构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暴露的问题令人堪忧,比如非正常支出庞大,一个县级驻京办一年接待开销会达数百万。有的领导滥用职权,把驻京办当成了自己家,子女上学的开销,亲朋好友旅游花费,甚至给上级送礼等等都要统统从驻京办走账,就好比一个无底洞,永远见不着头。


回到东泉县,九十年代初期跟风设立了驻京办,在京城租下一处偏僻的小宾馆作为根据地,迎来送往各路人马。以东泉县的财力完全养活不起这个机构,不过领导们为了方便自己及其亲属,举全县之力保留下来。


任志谦进来后,吴江凯显然热情许多,起身迎接,这次谈话选择坐在沙发上,凭随意程度,两人私底下的关系应该不一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