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风流相公西门庆 > 第三百一十一章 陵川之战(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一章 陵川之战(一)

  风流相公西门庆

董澄站在陵川县破旧的城墙上,若有所思的往城下看去。


昨天,就是在这个位置上,陵川县那个知县发出了最后的咒骂和呐喊,紧接着纵身跃下。


可惜,他的声音在千军万马的嘶喊声中,几乎没有人能注意到。


但董澄注意到了。


董澄注视着那个坠下的身影,一挥手中三十斤重的泼风刀,号令士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因为他知道,此人一死,陵川县便是自己的了。


就是这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知县,用瘦弱的胳膊困难的挥舞着一支再普通不过的铁剑,用语言激励着守城的官兵,抵抗着自己一拨又一拨的进攻。


就是这个知县,把董澄阻挡在陵川县城门外足足三天。


要知道,城里面连训练过没训练过的,老弱病残加在一起不到三千人。


虽然依托了这破旧的城墙,董澄依然打心眼里佩服这无名知县。


在第三天,城内派出了信使。


董澄命令士兵暗中闪开一条路,微微阻挡了几下便放那信使离去。


绝大多数人认为董澄这种运用重兵器的猛将,在谋略方面肯定是水平低下。


钮文忠看重的是董澄的勇猛,这才派他作了先锋。


所以不但是钮文忠,就算是身边的偏将沈骥和耿恭,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


直到董澄下令的那一刻,沈骥和耿恭才猛然醒悟自己看错了这位先锋大人。


“围城要留缺。”董澄当时是这么说的:“如果一味围死,从那个拼命的知县以下,守军的神经是崩得紧紧的,但如果我们放走了信使,肯定会出现一丝松懈。”


“只有知县认为自己守不住的时候,才会派出信使;但一旦派出信使,那知县便认为自己的使命似乎完成了。”


沈骥和耿恭第一次从董澄的浓眉大眼中看出了一丝狡黠,于是,在惊讶之余,他们在董澄的指挥下发动了不一定是最大规模,但肯定是节奏最紧张的进攻。


果然,这一次成功了。


两万大军进入了陵川县城,董澄下令安抚民众的同时,也下了另外一条命令。


“不管是否投降,曾经阻挡我军前进者,杀无赦。”


沈骥和耿恭从心底打了个哆嗦,杀降不祥这个魔咒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这一次,董澄却丝毫不顾这个魔咒,下令屠杀已经投降的士兵。


二人对视一眼,果断的去执行。


董澄就站在知县跳下去的那个位置,从城墙上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副场景。


差不多有一千人被强行带到城墙外,屠杀!


鲜血又一次染红了陵川县城墙外的土地。


“信使肯定会带来援兵,我们就在这里阻挡住他们的去路。”董澄看着回禀的沈骥和耿恭二人,言语出乎寻常的斩钉截铁:“我们有两万人,足够了。”


“先锋大人,听说大宋以高俅为元帅,有十万人大军讨伐我朝,陵川可是首当其冲。”沈骥忍不住指出即将到来的危险:“我们还是放弃陵川,和枢密使大人的军队会合,把高俅赶出盖州去。”


董澄冷冷的看了一眼沈骥,只说了两个字:“不行!”


紧接着董澄又重复了自己的观点:“两万人,够了。我让你们在城墙外处决那些降兵,为得就是打击宋朝士兵的锐气。”


沈骥和耿恭顿时无语,这货是认真的么?


“你们下去准备吧。”董澄看着远方,那里便是卫州的方位:“只怕不出五七日,宋朝大军必到。”


钮文忠大人就是不顾一切的性子,田虎手下他出力最多,但没想到董澄比钮文忠还要猛。


而且似乎刚才董澄话里面就根本没有命人飞马禀报钮文忠的意思。


莫非这货打算就在这里把高俅连同十万大军钉死?


沈骥和耿恭唯唯而退,都觉得自己跟了个疯子。


也许这就是钮文忠让董澄做先锋的真正原因?


宋兵比董澄估计的来的还要快,第三天的下午,耿恭的探子已经回禀宋兵到来的消息。


很快,耿恭带着探子来找董澄汇报情况。


“有多少人?”董澄挟着块烂熟的牛肉往嘴里送去:“打得什么旗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