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 > 17、赵高开始马车夫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17、赵高开始马车夫生涯

  大秦帝国风云

秦王嬴政神情凝重地听完廷尉李斯和廷尉副使蒙毅的汇报,半晌不语。


许久许久,秦王才抬起头来问:长史怎么看?


李斯答道:这赵高一直在为廷尉府铸造法柱、刻制公示法条的铜牌,应当说还是比较尽心竭力的,说句公道话,他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可这次犯法私分官银,证据确凿,牵连涉案人数众多,赵高是肇始人啊!而且他还是有犯罪前科的累犯,不加严惩,恐怕是难以服众。


蒙毅:启奏王上,赵太后派人给廷尉府送来了1000两银子,说是给赵高赎罪,太后还传话说,若是有罚银,还会给垫付的。


秦王拍打了一下桌案: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摊上这么个表亲,真是烦死人了!


李斯笑道:大王,这赵高可是奇货可居啊?


秦王不解地问道:这是何道理?


李斯奏报:枢密府侦查获知,那赵王迁和李牧已经给长平之战时,引残军投降的赵汶等人平反了,重新修造陵墓祭祀,赵国方面还派人来找寻流落秦国的赵汶后人,也就是赵高。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天赐良机啊!


秦王:我那姨娘生前就顽固不化地思念故国,她一直就不让我这表亲赵高在秦国为官,拦着不放啊,否则,赵高早不是今日了!本王觉得,若是那赵高一心想投靠敌国,干脆除掉算了,省得让王室蒙羞。


李斯:大王不要着急,臣自有妙计!


李斯低着头在室内来回踱步。少顷,他停住脚步说道,“此事赵高还不曾知晓,让臣下先去试试他,看其是否有反心、叛秦之心?”


秦王嬴政点头表示同意,又说:“长史,你这样终日纠缠在乱七八糟的案子里,哪还有精力专心国政?我看--廷尉之职,你就卸任了吧,由蒙毅来担当。”


李斯只得应允,从此摆脱繁杂的公务羁绊,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到秦国国家大政上来。


且说秦国新任廷尉蒙毅,按照长史李斯的吩咐,对关押在牢中的赵高严加审讯,企图搞清楚赵高的真实想法,却未能如愿。


&nb.收藏。母亲的临终嘱托,他牢记在自己心里面,哪里会轻易示人?


赵高任凭蒙毅等人百般诱导,自是装傻充愣。只说自己跟母亲想法不同,跟赵国并无联系和好感,自己心里所想的,不过是埋头苦干、凭一身力气和头脑挣一口饭吃。至于当不当官,自己并没有主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母亲生前不让他在秦国为官,为孝顺母亲他照办了,可这并不代表认同母亲的想法。现在既然自己又一次犯案了,也没啥好说的,任凭律法处置吧,赵高也为自己辩解说,那千两白银,自己并没有贪渎之心,否则身为铸造厂场长,何以会只分得三两的数目?


赵高涕泪横流地感慨说:若能出狱,俺再也不当官了,就回原籍荀邑,重操旧业,去当个老实本分的石匠,娶妻生子,开荒种地,踏踏实实去过日子。他还表示,自愿改姓它姓,削减所享受民爵,从此再不称作君王的亲戚,再不给秦王招灾惹祸、添麻烦了。


赵高的哭诉,竟然感动了廷尉蒙毅!是啊!想这秦王嬴政和赵高本是亲戚,一个贵为人所仰望、掌握生杀予夺的秦国君主,另一个却是匍匐大牢之中、朝不保夕的犯罪囚徒。人生的境遇,差距竟是如此之大!


蒙毅提笔在奏报秦王的简牍上,给赵高下了结论:“此人心性诚笃,素无大志。嗟尔小民,于国无害!”下面有蒙毅的亲笔签名。


冥冥之中,赵高又一次侥幸逃脱了一场生死劫!他也又一次以身试法、深切体会到了律法的严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