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七十六章 飞狐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六章 飞狐口

  明末中枢一木匠

直隶广昌县。明时的广昌县,即是现在河北的涞源县,在古时还有一个别名,叫作飞狐县。


之所以得名,全是因为距离太行八陉中的飞狐口较近。


这一曰,五军都督府游击将军淳于秀猛率兵三千,押解一百万两军饷,打广昌官道而来。从广昌去太原,要比走别的路近许多,淳于秀猛也想图个便捷,就走了这条路。


虽说是朝廷的地盘,往曰也没有什么抢匪出没,只是这条路人烟较少,于路特别安静。


天近黄昏,按照行程来看,再有不到一个时候,便要赶到广昌县,可以在那里睡一个好觉。可就在这个时候,前面沙尘四起,有上千人堵住了去路。


为首之人,胯下高头骏马,一身白衣,看那文静的外表,怎么瞧,也不像是土匪。不过这白衣文生公子确实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他是叶先生。


“你们是干什么的?”看到对方来势不善,淳于秀猛大声喊道。


“干什么的?你猜呢?”叶先生冷冷说道:“识相的,赶紧将身后的车仗留下,否则的话,就一个也不要走了!”


车仗上装的都是银子,整整一百万两的军饷,要是留下,淳于秀猛不被千刀万剐才出鬼了。他瞧了眼对方,见左右不过一千来人,可自己手上,带有三千人马,倘若被这么点人把军饷抢了,自己活着也真就没什么意思了。


他抽出腰间佩剑,大声喊道:“弟兄们,给我上,杀光叛匪,人人有赏!”


从燕京城出来的兵大爷们,实在是没有什么战斗力,好在看出对方人数不多,也知事态严重,这才在淳于将军的指挥下,抡起兵器冲了上去。


叶先生轻笑一声,说道:“不自量力。”跟着将手中纸扇一摆,他身后人马呼啸而上,直奔官军冲去。叶先生所带的这一千人,都是斩龙帮的精锐,要是说遇到什么关宁铁骑,那肯定是白给,不过碰上燕京城的兵大爷,那可是一点也不畏惧。把家伙一抡,像切瓜劈菜一般,将一名名官兵砍翻在地。


眼瞅着同伴相继倒下,兵大爷们才明白对方为什么敢以一千人来劫他们三千人,原来这么能打。见风头不对,大家伙小命为重,那是掉头便跑,斩龙帮的叛匪则是紧追不舍,一口气追出去,又砍到百余人,轻松将百万两军饷抢到手中。


负责押运军饷的淳于秀猛见大势已去,手下兵马四散奔逃,自己要是或者回去,还不如现在死了。当下提剑自刎,为国捐躯。


斩龙帮叛匪将军饷车仗围住,略一盘点,总共三百四十个大箱,百辆骡车。一个大木箱中,能装三千两银子,一车下来,能有一万多两,在叶先生的指挥下,大家伙把车一赶,直奔飞狐口而去。


前面说过,飞狐口是太行八陉之一,所谓八陉,就是通往太行山的八个进出口。太行山巍峨无比,并不是说随便就能上下的,尤其是骑马、赶车,只有从这八个进出口才能进入山中。


太行山自古就是军事重地,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被成为太行八径,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到了战乱之年,都设有隘口,屯兵把守,也就是大明朝和平久了,这太行山已有多处不再屯兵。这八陉分别是轵关陉。轵,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在济源县西十一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太行陉。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三十五里处,陉阔三步,长四十里。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白陉。在河南辉县西五十里处。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井陉。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也称子庄关。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始称紫荆关。其地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军都陉。在今燕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称军都关。北齐称纳款关,唐曰蓟门关。其地层峦叠嶂,形势雄伟,悬崖夹峙,巨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叶先生率人上了纵横八百里的太行山,不仅犹如石牛如海,同时也是对燕京城的一大威胁。而叶先生上山之后,仍然不太安分,不仅扯旗造反,还大肆招兵买马,抢掠周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