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刑徒 > 第二五0章 骊山之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五0章 骊山之囚

  刑徒

始皇帝三十九年十月中,月氏人突然出兵。


趁磴口河面冰封时,八万月氏铁骑袭击河南地,北地郡郡守召平猝不及防,被月氏人击溃。


磴口至北广武县遭遇月氏人的袭击,万余人被掳走,沿线城镇村庄,皆化为废墟一片。


十月末,新任大秦上将军,边军统帅王离下达了反击命令。五万秦军自临河等地开拔而出,对月氏人进行反击。在许多人看来,精于骑射的月氏人,将会和大秦边军有一场殊死搏杀。可谁也没有想到,月氏人仅仅是略作反抗之后,迅速撤离河南地,在河北又退后百里。


好嘛,这无疑是一场大胜。


对于北疆边军而言,突然撤换主帅,毫无疑问会产生动荡。


然而一场大战,转移了所有人的实现。特别是王离军的大获全胜,更让许多人为之欢欣鼓舞。


自然而然,主帅被撤换的影响就被捡到了最低。


驻扎在阳周的秦军大将涉间本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感到不满。然而这战火一起,涉间也无暇在追查此事。待大战结束之后,涉间发现,王离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北疆取代了蒙恬的位置。


昔日亲蒙恬的将领,纷纷被撤换。


而东陵侯召平的失踪,更让早先扶苏一系的将领,如同失去了主心骨。各部人马的主将,被王离一系的将领取而代之。大将苏角被委任为上郡肤施大营的统帅,王离则驻扎在九原城。


扶苏突然被下诏处死,蒙恬也魂归黄泉。


召平失踪,月氏人奇怪的叩边……所有的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正常,然则聪明人,却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处。同时,王离下令追查扶苏的去向,口称必须要‘生见人,死见尸’。


陛下为什么要杀扶苏和蒙恬?


王离虽说是奉诏行事,然则这不余余力的抓捕行动,更让人感到有些古怪。


十一月中,涉间上书王离,请求出兵河北,以惩治月氏人。月氏有人口二百万,控弦之士数十万。然则在涉间的眼中,以大秦边军之战斗力,摧毁那月氏国,也只是分秒钟的事情。


说起来,秦军的战斗力,比之当初蒙恬打匈奴时更加强大。


占居了河南地以后,秦军又增添了一处马源。河南地极为适合牧马,以至于秦军的骑军较之从前更盛。以如此强大的秦军,过河出击月氏国,易如反掌。可是这么一个看似合理的请求,却被王离毫不留情的给驳斥了。按照王离的说法:北地郡遭逢大败,而东胡人虎视眈眈。


此危急存亡之秋,不可妄动兵戈!


北地郡的确是遭到了损失,然则却未伤元气。至于东胡人……东胡王在九月病故,八大帐各立单于,正处于混乱的状态。虽有栾提东胡一部强大,却终究只一部而已,根本不足为虑。


于是,涉间再次上书,据理力争。


十一月中,王离下令罢免了涉间的阳周主将之职,调往云中郡,驻扎于假阴山一线,以监视东胡月氏两部的行动。但王离的命令中还严词警告涉间:未得将令,涉间不得擅自开启战端。


几乎就是在涉间接到命令的同时,始皇帝的仪仗自皮氏(今山西河津市)过大河,进入内史郡治下。在龙门山(今山西平顺县东北)入住行宫。十日后,诏告了始皇帝驾崩的消息。


讣文由左丞相李斯撰写,历数始皇帝生平功绩,并定下了丧祭时间。


留守咸阳的右丞相冯去疾得知消息之后,顿时大惊失色。几乎是连夜出发,率领咸阳大小官员前往龙门山接迎灵柩。然则在龙门山,李斯又出具了始皇帝的遗诏,由嬴胡亥继任帝位。


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遗诏。


不过又好像是在情理之中……


自六月以来,始皇帝的种种作为让人茫然不解。先是在著县提蒙毅为御史大夫,似乎是在向人表明,他扶立扶苏的决心。但旋即又改变行程,巡狩北疆……紧跟着,赐死扶苏,诛杀蒙恬。当所有人,甚至包括蒙毅在内都还没有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死了!


而且下诏让胡亥继位。


如果这样一想,始皇帝赐死扶苏的行为,倒也好像有了解释。


可始皇帝虽然疼爱胡亥,可在继承人的事情上,却是一直倾向于扶苏啊……


种种猜忌,让冯去疾无法释怀。而更让他吃惊的是,当他提出祭拜始皇帝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身为始皇帝的老臣,祭拜陛下,似乎很正常。


可这样一个请求却被拒绝,让冯去疾不得不感到了奇怪。


就在当晚,中车府车士闯入冯去疾的居所,将冯去疾和他的大儿子,当朝大将军冯劫一并拿下。


没等大臣们反应过来,蒙毅也被捉拿起来。


这,这,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最古怪的事情却出现了……按照礼法,应该是先丧祭始皇帝,之后灵柩才可以入葬。


丧祭的时间,是正月初一。


可入葬却是在十二月初三这一天。也就是说,入葬比丧祭的时间要提前了几乎一个月。那丧祭之时,祭奠谁?又如何祭奠?随行的博士自然不会同意,齐刷刷上书,表示反对此事。


上书第二日,胡亥下诏,将上书的博士全部处斩,并诛夷三族。


一日里,胡亥就杀死了三十多名在大秦朝颇有名气的儒生博士,让所有人立刻都噤若寒蝉。


次日,胡亥再次下诏,命少府章邯加快修建始皇寝陵。


并征伐内史郡、陇西郡、三川郡十一万人,恢复当初被始皇帝已下令停工的阿房宫的修建。


美其名曰:以缅怀先帝之英灵。


诸如此类的许多诏令,让内史郡一下子变得人心惶惶起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怪异的局面?


十二月初三,嬴胡亥率领群臣和众皇子,将始皇帝灵柩入葬骊山皇陵。


两万名囚徒被随同合葬,再也没有走出皇陵半步。为此,骊山发生了一场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的暴动。不过面对着寒光闪闪的矛戈,这一场暴动,很快就被中尉军镇压了下去。


夜色漆黑,一场冬雨,伴随着雷声倾盆而下。


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有一座闻名于天下的烽火台。五百多年前,在这座烽火台上,曾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好戏。周幽王为搏爱妃褒姒(音si,四声)一笑,在这里燃起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却是,犬戎攻入骊山,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


号称有八百年江山的大周,从那之后,迁都至雒阳。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老秦人走出了西垂,迈出征伐天下的坚实一步。


然则时隔数百年以后,烽火台下再次燃起了烽烟。骊山囚徒和秦军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