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刑徒 > 第二五四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五四章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一)

  刑徒

刘阚话语中所隐藏的意思,乌氏倮是老江湖了,怎可能听不出来?


若只是让他去兴建牧场,乌氏倮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名下多一个牧场,毕竟算不得坏事。


可联系先前刘阚所说的那些话,乌氏倮却听出了另外一种味道。


大秦不可保!


若大秦不可保,中原混战必然会波及八百里秦川。刘阚很显然是不想插手这混乱,他还有其他的心思,所以要遁入蜀郡,以图更大的利益。那这老秦生民在战乱中,又将会如何?


以乌氏倮的智慧,自然能想到里面的奥妙。


刘阚这是在劝他举家搬迁啊……乌氏在长城以内,难保不会遭遇牵连。可如果战乱不起呢?又会如何?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乌氏倮不得不做慎重的考虑。


刘阚也没有催促,只是自顾自的说:“我希望乌氏君能在朐衍故地置业。那里是北地、九原、上郡乃至河北四地要冲,背靠大山,直面平原。过河北可拓万里牧场,在河南可得千里沃土。背靠青山,侧有河水,乃极佳之所。当然了,乌氏君若安置此处,也并非没有危险。


月氏人若过大河,朐衍首当其冲。


也正因此,乌氏君需有一猛烈之人保护。聂先生剑术无双,且又不似我等,为外人所知。


若聂先生愿意随行,则朐衍稳如磐石……


乌氏君此举,无异于为我大秦又开辟一座粮仓,功在今世,利在千秋,只不知君侯可否?聂先生可否?”


原来是要我在九原郡做挡箭牌!


而且那句为我大秦开辟粮仓之说,似也有深意在其中。乌氏倮抚着下巴,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如果真的可以在河北开辟牧场的话,前往朐衍倒非不可行。可这战乱若不起,则利益难保;但若不听,战乱又起的话,岂不是平白丧失了一大笔利益?这广武君,还真给我出了个难题!


罢罢罢,富贵险中求,拼这一把了……


乌氏倮激烈的做着思想斗争,而这在外人,自然不可能看出。


他一咬牙,探身问道:“不知聂兄意下如何?”


盖聂倒显得无所谓,笑道:“我输给了君侯,自然当完成三件事。此事倒也算不得什么,既然君侯吩咐,盖聂自然听从。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君侯能给予一些方便,可否?”


“聂先生但说无妨?”


“我弟子无数,然得我真传者,为阿罗一人!”


盖聂手指骊丘道:“剑术剑法,十五年来,我会的剑法,都已经教给他了。再跟着我,也难有寸进。我希望君侯能收留他,带着他历练一番。剑道一途,唯有在生死间求索,方能有大成。跟着我的话,我总归是狠不下心来……阿罗身手不差,人也机灵,不知君侯意下如何?”


哈,我刚给他安排了一件事,他就给我扔过来一个拖油瓶……


刘阚上下打量骊丘,而骊丘此刻,也一脸期盼的看着他。他不是很会说话,也不懂得甚理解。


只是那双眼睛眨啊眨的,让刘阚心里有些发毛。


“聂先生不嫌弃,阚敢不从命?”


“盖聂多谢君侯关照!”


说完,盖聂让骊丘上来见礼,沉声道:“骊丘,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的随着君侯历练,听从君侯的吩咐,就如同听从我一般。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悖逆所为,君侯不怪,我也不会饶你。”


“阿罗牢记师父的教诲!”


一旁乌氏倮见盖聂点头了,于是也表示同意刘阚的意见。


不过迁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似乌氏倮这等大户人家,举家迁移事情更多。乌氏倮答应是答应了,可还是决定要再观望一下情况。说不定那个已经被刘阚直接排除出嬴氏子孙的胡亥,会突然间幡然悔悟呢?如果胡亥真的可能悔悟过来,乌氏倮绝不会介意出卖刘阚。


就这样,众人又商议了好久。


只知鸡鸣时分,才算散了去……


接下来几日,刘阚等人自然要为离开做准备。赢果对于去巴蜀的安排倒也没什么排斥。毕竟她也认识巴曼,而且和巴曼还是很不错的姐妹。能在巴蜀落脚安身,也不算是一个坏的选择。


至于报仇?


赢果已不再那么纠结了!


胡亥势力正大,想要在这个时候报仇也不太可能。反正那北广武君也说过了,时间不会太久!


——————————————


就在刘阚等人在乌氏堡内,忙于准备的时候,嬴胡亥在赵高的唆哄下,再次下达了一道诏令。


征发第四梯次的兵役男子!


大秦律,大秦分五个梯次的兵役。


第一梯次是包括了犯官、赘婿和商人等在内,可强征兵役。


第二梯次则是包括了曾经当过赘婿和商人的人在内,可强征兵役。


第三梯次就要开始追溯血脉关系。祖上曾经当过赘婿或者商人的人,在被征召的序列当中。


始皇帝在世时,即便是修建长城,修建骊山皇陵,也只征召到第三梯次的兵役。


第四梯次包括的范围可就广了……左闾之列,皆入兵役!左闾,在秦代时期,是指那些没有钱的穷苦之人。这穷苦之人的范围有多大?可就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把问题说的清楚。


总之,你住在左闾之中,那就是贫民,就要被征召。


而征召这第四梯次的人做什么呢?


一是修建阿房宫,二是强化南北疆之戍卫。这其中又有一个划分,中原之地,凡河水以北,征发北疆;河水以南,征发南疆。这很容易就能够划分区别开来。所以各地马上开始行动。


且说位于颖水源头处,有一座县城,名为阳城(今河南方城)。


这里曾经是楚国的领地,故而阳城人多以楚人而自居。在阳城有这样一个奇人,名叫陈涉


说他奇,并非是相貌奇特,而是说这个人和普通人不一样。


出生于贫苦之家,却不肯安于本份。与人佣耕时,却时常捧着一卷竹简在田头诵读。据说,那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内容,却从未让人看过。只是常见他向人请教认识字。


二十多岁的时候,和朋友一起耕田。


在田间,他突然对伙伴说:“苟富贵,勿相忘!”


意思就是说,以后谁要是出人头地了,别把这些苦兄弟们给忘记了。对于当时连吃饱肚子都城问题的人而言,陈涉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不禁都笑话说:“连块田地都没有,哪儿来的富贵?”


于是乎,这陈涉说出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陈涉属于那种游手好闲,喜欢白日做梦的人。


你看他,二十啷当岁了,却连块自己的土地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取媳妇的事情了。干活的时候也不见他卖力,东一下西一下的靠着给人卖力过活。而昔日一起佣耕的伙伴,不少都有了自家的家产。陈涉也不觉得难为情,在这一家蹭一顿,在那一家饮一餐,没个正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