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小说
读吧小说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九百五十六章 难办得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五十六章 难办得很

  重生之大明国公

最近,张凡又开始烦恼了。


原因无他,西南那边有消息传过来了。传过来的消息,对于朝廷来说,当真是大大的好消息。这一次,对僰人的一战,当真可谓是大胜了。刘显不愧为大明的当世名将,领兵的才能更是没的说的。这一次,他率领十四万官兵对僰人所谓的“飞檄进剿”,的确是不愧其名。


十四万汉军,面对十余万僰人的联军,若是放在以前,甚至就是在没有开战以前,说汉军必然会胜利,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里毕竟是西南,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虽然争端从来不会少,但是,汉人却也从来都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所以,在那边的军队,战斗力都并不强。如果说,是北疆的边军的话,别说是十四万了,哪怕是数量相等的十万,甚至于人数比他们少的十万或者八万、六万人,对上僰人十万大军,想要胜利却也根本不是问题。


但是,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刘显率领这十四万汉军来对敌僰人的十万大军,能够: 胜利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更加不用提,如今还是大胜了。


这一次的战况,朝廷的十四万大军,确定死亡的人数,还不到一万人。而伤患的人数,也不过区区两万人。虽然总共三万人的伤亡听起来已经是很多了。但是这种事情总是要看对手是谁的。面对的既然是僰人,那么能够有这种战绩,绝对是足以自豪的了。


虽然对于这个战果,刘显本人并不觉得高兴,毕竟有一万个人永远都无法再站起来,也永远都无法再见到他们自己的亲人了。这绝对是让刘显最为觉得悲痛的事情了。但是实际上,刘显怎么去看这件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朝廷怎么来看待。而眼下,对于朝廷来说,这种胜利是绝对值得嘉奖的。


当然,这只是对于朝廷来说了。实际上,朝廷嘉不嘉奖还是一回事,张凡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关于僰人的消息,他也是知道的。虽然不知道后世的人会如何评价这件事情,也不知道后世的人对于这么一个民族的消亡到底是抱着怎么样的感慨,但是张凡却明白一件事情,僰人的消亡,实际上有着很多不可逆转的因素。


如今,朝廷的胜利,让很多生活在大明治下的名族都发出了声音。这件事情的影响很大,所以并没有多少时间,天下间就传开了。而对于其他的那些少数民族而言,严肃了几千年的僰人,如此强大的僰人,居然在一夜之间就消亡了,以后只能够在别人的口中,或者在书本上看到,这种事情对于其他的民族而言,的确是个震动。


不,与其说是震动,到不如说是一种威慑吧。现在,其他的民族也是变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起来了。尤其是那些个以往老是喜欢跟朝廷作对的民族,更是如此。


而与此同时,张凡也是接到了一种传言。很多地方都在传,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是意思其实都只有一个,大体的意思就是,僰人之所以会反抗大明朝廷,是因为为了抵抗豪强的暴虐,以及明廷的苛捐杂税而举旗起义的。结果,自然就是鸡蛋碰石头,被大明朝这么个暴虐的王朝给无情的碾碎了。


听起来很壮烈,也很正义。似乎所有的义理全都在僰人的那一边,然后明廷却是扮演了一个极其邪恶的角色。总之,整件事情听起来,简直就是,明廷是一个黑暗而暴虐的王朝,极度地压迫在他治下的少数民族。而僰人却是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身了一般。


但是明白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张凡,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这件事情,或许别人都会这么看,毕竟这种事情,听起来也似乎当真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张凡明白,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张凡能够说的这么肯定呢?他并不是因为身为大明朝的官员,所以要为明廷辩护什么。张凡之所以会这么认为,完全是客观的东西。因为,僰人根本就不在大明朝征收赋税的范围内。不管是因为僰人的居无定所,还是说他们对于大明朝的反抗,总之,大明朝开国两百来年,从来没有收过僰人一文钱的税。


至于说豪强的压迫,以僰人的性子,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早就挥刀子冲上去了,哪里还有敢压迫他们的豪强存在!


僰人跟明廷之间的问题,最最主要的就是当地的僰人,跟汉人之间的长期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产生的问题了。而当年,汪浩以招抚之名杀害了无数僰人的首领,这就是导火索了,直接导致了僰人跟明廷之间长达近百年的争斗。最后,终于导致了僰人的灭亡。


当然,朝中明白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人说过,也没有人打算放出这个消息,昭告天下。毕竟,这种事情,自己明白就可以了,对于朝廷来说,他们没有那个义务来跟其他人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对于朝廷来说,很多人都明白,这种事情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了反倒像是在为自己辩护什么一般,反而是将自己摆在了一个不利的地方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du8du.com 读吧小说手机版https://m.8du8d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